“立秋”剛過,東北大豆處于結莢鼓粒期,黃淮海大豆處于開花結莢期,全面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也是實施大豆“一噴多促”的窗口期。各地要緊扣農時季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優選肥藥、科學搭配,適時噴施、精準用量,統一作業、確保安全,全力抓好“一噴多促”噴施作業,著力夯實大豆豐收基礎。
(一)因地制宜定目標。以“促早熟、防災害、促結實”為目標,以“肥水調控、葉面噴施、災后恢復”為重點,兼顧防控病蟲,因地因苗施策,根據不同苗情、不同災情、不同病蟲,分區域、分災種、分階段將葉面肥、調節劑、殺菌殺蟲劑等混合噴施,著力促進大豆穩健生長、災后恢復、灌漿成熟、單產提升。大豆生長調節劑可選擇蕓苔素內酯、噻苯隆、赤·吲乙·蕓苔、14-羥蕓·噻苯隆、調環酸鈣等。
(二)突出重點優配方。對正常地塊,以“促早熟、增粒重”為核心,選用磷酸二氫鉀等水溶性肥料,延緩葉片衰老,提高光合效率。對受旱地塊,可噴施磷酸二氫鉀、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劑。對受澇地塊,及時排水后可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因地制宜加入氨基酸類水溶肥料、氨基寡糖、香菇多糖等。對早霜威脅大的地塊,可噴施磷鉀肥或液體膜。
(三)規范作業保安全。作業時間上,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選擇在上午9點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遇風力大于3級以上或下雨天氣,應停止施藥;噴后24小時內如果遇中到大雨,要及時補噴。作業方式上,采用植保無人機噴藥時畝噴施藥液量應在2升以上,并添加沉降劑,適當控制飛行高度和速度,并規劃好施藥飛行線路,避免漏噴和重噴;采用大型植保機械噴藥時畝噴施藥液量應在15升以上,要注意勻速行駛并減少壓苗。田邊地頭、林帶周邊大型植保無人機無法作業到的地方,要采用人工補噴。
(四)防控病蟲減損失。東北地區重點防治霜霉病、灰斑病、菌核病及食心蟲、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黃淮海和南方地區重點防治點蜂緣蝽、煙粉虱、蚜蟲、甜菜夜蛾等蟲害。西北地區重點防治甜菜夜蛾、豆莢螟、棉鈴蟲等蟲害。對霜霉病等葉部病害,可選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等藥劑防控。對食心蟲、蚜蟲、紅蜘蛛、點蜂緣蝽、煙粉虱等蟲害,可選用氯氟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及阿維菌素或噠螨靈等藥劑;對菌核病,可選用腐霉利、異菌脲、菌核凈、丙環唑等藥劑,同時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深埋處理,并對周圍植株噴藥保護或全田施藥,防止病情擴散。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