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空植物種植實驗又有新進展了,研究人員培育出的太空小麥,產量居然比地面種植高出15%!為了讓植物能在太空環境里適應,科學家們在種植技術上那可是下足了功夫。這些設備里,有模擬地球光照的智能燈光系統,能根據植物不同的生長階段,精準調節光照強度和時長。就說這次產...
近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劉成一行受邀請,到青島市農科院調研座談。座談前,劉成一行考察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聽取了小麥抗逆性檢測、品質成分分析等實驗流程介紹,了解了實驗室種子質量鑒定、營養...
8月中旬以來,呼倫貝爾廣袤的田野間麥浪翻滾、金穗飄香, 260余萬畝小麥陸續進入收獲期。8月16日,呼倫貝爾農墾謝爾塔拉農牧場分公司第四連(隊)的2615畝蒙紫麥率先開鐮,大型機械馳騁麥田,標志著該公司的9.6萬畝小麥收割工作正式啟動。今年呼倫貝爾農墾謝爾塔拉農牧場小麥長...
我國科學家培育出 “耐鹽堿水稻”,在海邊灘涂也能種,畝產 500 公斤
他們一頭扎進研究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失敗、再試驗,嘿,還真培育出了“耐鹽堿水稻”!這種水稻就像是專門為鹽堿地和海邊灘涂定制的一樣,抗鹽堿能力超強。別的水稻在鹽堿地里被鹽分“欺負”得奄奄一息,它卻能挺直腰桿,茁壯成長。就拿江蘇沿海的灘涂來說吧,以前那大片大...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培育高素質農民隊伍,提升農業機械化應用水平與科技含量,由勐臘縣農業農村局主辦、勐臘縣農業機械化學校承辦的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機手技能提升—水稻高效飛防植保班于8月16日正式開班。8月17日,課程聚焦“新時代農民素質素養提升”、“...
近日,由湖北荊楚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湖北省水稻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選育的水稻不育系“荊940A”和“荊942A”,順利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審委水稻專業委員會專家組評審。專家組實地考察了位于長江大學農業科技產業園的不育系田間種植現場,開展了花粉育性鏡檢和套袋自交結實率核查...
據哈通社25日報道,扎哈耶夫哈薩克水稻種植科學研究所培育出了成熟期短的節水型水稻新品種。新品種水稻成熟期較短,種植所需水量更少,有望替代當前哈薩克斯坦的高耗水水稻品種。
在人多地少的廣東,盤活撂荒地、提升耕地質量、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是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關鍵。統計數據顯示,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通過該模式投入農險防災減損專項資金1.95億元,落地防災減損項目1007個,實現防災減損超7.7億元,受益農戶361.14萬戶次。以“保防救賠”一...
8月26日,記者來到鳳凰觀村的優質水稻示范田,一架植保無人機低空掠過稻田,均勻噴灑出霧狀藥劑。據了解,該基地水稻是宜品貢農業專業合作社試種的100畝鄂香2號,屬于中晚熟品種,也是湖北省主推江漢大米品牌的品種之一。“今天無人機飛防,主要是對水稻的稻瘟病、稻飛虱和卷葉...
手機看田,云端管農。在鶴子鎮,當地農戶通過手機上的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從播種到收獲的水稻全流程精細化管理。不遠處,幾位農戶正根據“美麗鶴子大數據平臺”的提示,為剛栽下的晚稻調配并噴灑肥料。?農戶陳文春:我在鶴子種了三百多畝雙季稻,昨天接到群里通知,說我的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