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菜籃子”不僅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更是民生保障的重要陣地。2025年,安徽省發改委將“惠民菜籃子”行動列為30項民生實事之一,全力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幸福”。
自2012年起,我省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原則,在全國率先開展“惠民菜籃子”平價銷售。2025年元旦、春節、五一、端午節期間,全省600多家“惠民菜籃子”商超門店統一運行39天,共計惠民銷售“菜籃子”商品2.1萬噸,讓利3700萬元。截至目前,全省“惠民菜籃子”門店已達627家,覆蓋各市城區主要社區,成為穩物價、惠民生的關鍵舉措,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與群眾的衷心歡迎。
走進安徽各地的“惠民菜籃子”門店,平價惠民的氛圍撲面而來。截至目前,合肥已培育8家“可追溯優選菜”認證基地,有7大類22個“菜籃子”品種與合家福、生鮮傳奇等6個集團的80家門店實現了新消費的穩定供給。僅2025年上半年,“優選菜”入場銷售量就達660.65噸,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截至7月,淮南市43家“惠民菜籃子”商超統一啟動運行39天,累計銷售平價菜1078噸、讓利于民217.5萬元,有效保障了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和“菜籃子”價格平穩運行。
為保障“惠民菜籃子”持續高效運行,安徽從多方面發力。在運行時間上,每次啟動前,省發改委統一印發通知,明確起止時間與工作要求,運行期間加強協調指導,結束后及時匯總分析。在銷售價格上,嚴格規范,平價惠民銷售品種涵蓋米面、蔬菜、豬肉等20個品種,其中蔬菜不少于15個品種,蔬菜銷售價格低于市場均價15%以上,其他品種低于市場均價5%以上,不少商超還結合實際推出“1元菜”等特價菜。市場均價由當地發展改革部門每日監測并及時傳達給各運行商超,確保價格透明合理。
監管機制同樣完善,參加運營的商超需與當地發展改革部門簽訂運行協議,嚴格按照規定開展惠民銷售。各門店設立惠民銷售專區,懸掛醒目標牌標識,使用規范標價簽。發展改革等部門通過互查、巡查等方式,強化市場監管,確保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保障措施也十分健全,各市按照“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對認真履約的商超給予適當獎補和政策支持,將“惠民菜籃子”門店納入保供穩價企業名錄及重要民生商品政府儲備應急投放網點,同時強化服務意識,組織產銷對接,及時解決運行中的困難。
宣傳引導方面,安徽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惠民菜籃子”的目的與意義,吸引商超等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及時通過新聞媒體公布運行門店、市場價格及“惠民菜”品種和市場均價,提升群眾知曉度與參與度。
未來,省發改委將持續優化“惠民菜籃子”行動。2025年計劃推進500家左右商超及社區連鎖店運行“惠民菜籃子”,鼓勵運行主體創新商業運行模式,加強生產、運輸、倉儲和零售環節的精準高效銜接,進一步降低成本,擴大讓利空間。同時,不斷完善各項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讓“惠民菜籃子”更好地服務群眾,為安徽民生保障再添新彩,切實將民生實事做到百姓心坎上,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